隨著高密度 、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普及 ,養殖池塘環境遭受嚴重困擾 。氨氮過高 、亞硝酸鹽過高 、藍藻及青苔等現象大量呈現 ,造成了養殖水質不穩定 ,應激增加並導致養殖存活率下降 。
高密度養殖
藍藻爆發
青苔大量呈現
一旦池塘碳氮比失去平衡 ,微生物就無法高效的分解利用水體和池塘底部的有機質 。換言之 ,當碳氮比失衡的時候 ,微生物就沒有充分的物質和能量基礎 ,異養型微生物分解利用有機質的效率就比較低 。氨氮 、亞鹽就會隨之而起來;菌與藻類的活力將降低 ,這樣不僅會影響水質的穩定 ,還能威脅水產動物的生存 。諸如水渾 、藍藻 、黑水 、花鰱沒有充分的天然餌料等問題 ,都是“附帶傷害” 。
一方麵池塘養殖模式不斷的向高密度高蛋白的養殖模式轉變 ,也就造成大量氮元素的積累;另一方麵池塘的“流入的碳源”也不夠 。池塘碳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麵 :一個是光合作用 ,另外一個是飼料 。但這兩個來源常常滿足不了池塘的需要 。因此 ,池塘特別缺乏碳源 ,需要人為的 、外源的補充碳源才行!
在養殖中後期 ,由於喂料的增加 ,飼料殘餌 、水產動物糞便和死藻增多會造成的有機氮過高 ,芽孢菌等異養微生物在有機氮 :氨基酸 、氨態氮(氮氣和氨離子氮NH+4) 、亞硝態氮過多時會優生吸收氨基酸轉化合成自身的蛋白質 ,這樣就氨態氮 、亞硝態
氮就不易降下來 ,氨氮和亞硝酸鹽就會增多 。
通過潑灑有機碳源來提高碳氮比以適合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長 ,這樣就可有效吸收更多的氨基酸 ,同時把氨態氮和亞硝態氮降下來(減少氨基酸向氨態氮和亞硝態氮轉化 ,同時吸收利用部分氨氮和亞硝態氮) 。
目前發酵碳源在全國的主要的養殖區域大量的養殖池塘驗證實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和養殖戶反饋 。
案例一 : 2021 年9 月12 日 ,江蘇養殖戶 ,35 畝水汪子養蝦 ,池塘有大量青苔 ,氨氮0.5mg/L 、亞硝酸鹽的含量0.3mg/L 。使用沃方發酵碳源1.5kg/畝 ,連續投用3 天 。期間測水樣 ,第2 天氨氮 、亞鹽即回落到正常水平;第三天 ,青苔大量減少 。
案例二 :2021 年8 月12 號 ,湖南養殖戶 ,150 畝珍珠蚌塘藍藻泛濫 。使用沃方發酵碳源 ,每畝水體使用1kg 一天後藍藻泛濫狀況有明顯改善三天後藍藻泛濫情況基本得到控製七天後藍藻消失 ,池塘水質恢複到良好水平 。
案例三: 2021 年9 月20 日 ,四川養殖戶 ,18 畝池塘養殖草魚等四大家魚 ,吃料不歡 。農戶投入20升發酵碳源試驗 ,大量魚群聚集到投料區域附近 ,吃食情況明顯改善 。